提要:在涉外争端中失利,对许多自尊心很强的国人来说也许是件觉得丢脸和气愤的事情。但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论,这次的败诉实际上对国内文化市场乃至文化体制的改革起到了强大的倒逼效用,因而不是一件坏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去20年来中国的最大“改革”举措不是别的,而是加入WTO。历史会证明它对中国的未来将发挥何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代真是不同了。
世界贸易组织(WTO)8月23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为5217亿美元,第一次超过德国,后者的数字为5216亿美元。这很可能意味着,从今年起,中国将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这条消息传至国内,舆论要么视若无睹,要么索性将它当成负面性的信息加以评论----这样一来,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就更高了,更加凸显出中国经济在结构上的失衡。
此前一两个月,当有预测说,到今年底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的时候,国内舆论同样没有给它多少好面孔看的意思。在我看来,舆论在近几年里的显著变向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民众整体自信心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的许多国内矛盾:身处一个正在强劲崛起中的国家,今天的中国人已不再需要被当作一个整体来激励,他们需要的是社会的真正进步和个体的真正得益。
尽管谁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但这两个现在看起来有点像鸡肋的“状元”和“榜眼”还是来得有点仓促。要不是去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还需要再等上3、5年时间。只是由于日本和德国都出现了剧烈衰退,而中国的GDP仍有很高的增长,进出口衰退的幅度相对比较小,才使得中国最早今年、最迟明年就能提前完成上述赶超。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比方说20年以上),中国经济将暂时不再有什么整体的赶超目标。
其实,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自身的日子也非常不好过。更重要的是,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像一个探照灯,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暴露无余。正如大多数学者和评论人士一再指出的,由于国内需求持续萎靡,中国在过去10多年里形成了高度依赖欧美发达国家消费市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这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巨型经济体来说,是极其不合理的。这也是中国出口总额夺得世界冠军这一原本应当振奋人心的信息之所以遭到媒体非议的根源所在,我们还看到,政府也已认识到了这种“过度”外向型经济的危害,并且自去年以来出台了许多加大社会保障、扩大内需的政策,试图从根本上将其扭转。
不过,世界上的任何事务都具有两面性,都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如果仅仅是就经济轮经济的话,目前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确实过高,是不利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也使经济缺乏抗风险能力。但若从政治和社会的层面来审视,这种对外依存至少在现阶段是利大于弊的。
日内瓦WTO总部本月早些时候还传来过另一则有关中国进出口方面的信息:针对美国2007年申诉中国指定美国企业在华必须通过国营或政府批准的企业,销售版权保护的图书及音像产品问题,世界贸易组织争端处理委员会判定中国的相关制度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应该予以修改。在涉外争端中失利,对许多自尊心很强的国人来说也许是件觉得丢脸和气愤的事情。但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论,这次的败诉实际上对国内文化市场乃至文化体制的改革起到了强大的倒逼效用,因而不是一件坏事。
没有人能够否认,过去30年中国经济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归根结底的动力来自改革,而改革与开放又自始自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在30年改革开放的前半段,被无效率的计划经济长期压抑的所有中国老百姓的活力得到极大的释放,迅速提升了全社会的经济效率,从而在短期内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许多附着于权力之上的特殊利益。这些日趋固化的特殊利益凭借许多不正当的、甚至违法的手段已经或正在侵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果,而为了维护既有的分肥渠道,它们反过来又成为国家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巨大阻力。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推不动”,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在这种焦灼的情况下,就必须寻找一切能够重新启动改革的力量和机会。假如这种力量在中国社会内部一时难以涌现,我们就不得不到外部去发现。然而外部有利于推动国内改革的力量能不能被成功地引入,通常并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而主要取决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市场。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士大夫鲜有对西方科技、制度和学术看得上眼的,更别说在中国产生影响了;但在中国一败再败以后,连西方的月亮似乎都比中国的圆。并不是西方的那套东西新添什么特别的吸引力,而是中国自己的情况改变了:不学习西方就没有出路。今天我们与西方的关系当然与170年前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但换一个角度看,与外部世界的紧密的经济联系同样有可能转化成推动我们自身改革的有利因素 ----弱势的国内人民大众不可能迫使强势的特殊利益集团作出让步,国外市场却能够,而它们的让步在客观上又有利于国内社会的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去20年来中国的最大“改革”举措不是别的,而是加入WTO。历史会证明它对中国的未来将发挥何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另一个向度上看,中国的“过度”外向型经济结构在造就一个开放的经济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在一般发展中国家内很少见的高度开放的社会。由于经济利益上的紧密联系,这种越来越开放趋势几乎是不可扭转的,这注定将成为国家未来更深层次的政治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资源。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我们无需任何提醒就能够感知,中国融入世界的程度有多么深!而当中国开始有实力改变和塑造世界的同时,它自身也一定会被当今世界主流文明所改变和塑造。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