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可:90后敢爱敢恨,但是表达出来就只是淡淡的。我是90后里面最大的人,跟80后也谈得来。年龄无所谓,心理年龄OK就OK。
蒋方舟:90后掌握最领先和敏锐的工具,获得最全面和前沿的资讯,他们过着最封闭最自我的生活。他们创造和掌握最难懂的语言,他们使用最贫瘠最结巴的形容词。
他们不是另一代人,他们是另一种人 这个世界正在打量90后。
90后是奥运冠军、网络新秀、演艺新星、作家、超模、快乐女声和学生,他们是成长环境最优越的一群人。
90后也是凌虐同学的少男少女、以丑闻轰动网络的“贱女孩”、使用火星文的主力、着装怪异的“非主流”,“摸奶门”、“脱裤门”、“耳光门”、“秋千门”、“邯郸大学教室做爱门”等事件的主人公也是他们。
我们了解90后吗?面对90后,存在一种极端的信息不对称:我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和怎么想,但他们完全知道我们和社会想要什么和怎么想。
我们只知道:他们是F40们的产品,但父辈的旗帜不在他们的战场;他们与上一代人自动脱落,不反社会主流价值,但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教育之外,第一代完整接受了信息教育的人。他们是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游戏和网络的虚拟空间对他们来说就是真实空间。
2004年,《新周刊》第一次调查90年代生人的文化传承——“还有多少中国味?”结果并不乐观,他们的“全球味”在挤压“中国味”。2009年,《新周刊》再一次透析“90后”,考察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沟通模式、性态度和社会认知。
用代际理论来解释90后已经太out了——他们不是另一代人,他们是另一种人!他们的行为方式、身体观、道德观、名誉观甚至沉默,都是与我们迥异、让我们完全陌生的。
不管怎样,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他们是陌生人,是他们的时代派来的
曾轶可这样的90后早早表现出了一种无视和自成体系,包括对传统歌唱规则的无视,包括在世界观上的自给自足。面对90后,我们惯常的了解方式、认知方式、认知程序全都无法正常发挥,他们的身体观、道德观、名誉观甚至沉默,都是让我们完全陌生的。
美剧《X档案》里时常出现这样的情节,外星人降临地球,潜伏在我们周围,他们不显露身份,也从不正式发言,外貌也和我们无异,只是“偶尔露峥嵘”。90后开始显露踪迹之后,我们慢慢发现,他们是我们周围的潜伏者,是我们全然不熟悉的一群人,90后,是我们生活里的陌生人。
90后的争议点
话题是由曾轶可引起的,这个生于1990年1月3日的女孩,参加2009年“快乐女声”之后,怀抱吉他唱着自己的原创歌曲,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一路晋级,最终进入了全国十强,由此掀起了巨大的争议。
争议并非源自她的中性形象,也不是来自她的原创歌曲——她的歌曲,是最早得到承认的,人们甚至认为,这些歌多半是从“艺术市场”上买来的。争议的着力点,是她的演唱方式。她使用的是一种纤细的、发嗲的、颤巍巍的声音,明显未经任何训练,也完全不符合我们的欣赏习惯。这声音被网人称为“绵羊音”,她也由此获封 “绵羊天使”称号。这声音,使得担任评委的包小柏与沈黎晖反目,并愤然离场,使得网人怀疑曾轶可的来历,并放出“曾轶可的父亲是烟草大王而且是湖南卫视的重要赞助商”这样的传言,使得支持她的音乐人高晓松、沈黎晖和小柯备受诟骂,使得包小柏重返“快女”评委席时,也带着一种务必要手刃这个小女人的强硬态度。
如果传言全部坐实,人们还好受点。结果,人们慢慢接受了残酷的事实:曾轶可的歌曲多半是自己写的,她的父亲也只是一位普通的高校教师。那么,她为什么会被当作天才?她仅仅是湖南卫视在话题匮乏的情况下为了制造争议提高收视率而推出的吗?
我们不愿承认的,或许只是我们不知道她何以会这样唱歌。她带来的,很可能是一种我们完全陌生的歌唱方式。过去 30年,歌唱方式无论怎样变化,到底一脉相承。比如,张靓颖的拥趸,或许会认为自己站在了金铁霖式歌唱方式的对立面,但从声音美学的本质上来看,两种歌唱方式仍是相近的,都注重高亢嘹亮,都满怀“舞台下有很多人观看”的表演意识,是广场性的,是宏大叙事的。而曾轶可的演唱却完全是室内的、私语式的、无视他人的,她的歌曲和歌唱方式,可以在日本和北欧的音乐里找到一点源头,但在中国歌唱方式的链条上,是完全断裂开的一环。
就像60后中的一部分人,曾激进地表示过对世界的反对,但从他们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们和他们所反对的也并无不同,他们的根系和营养完全一致。70后也表示过反对,但反对仍然是建立在承认和重视的基础上。而曾轶可这样的90 后却早早表现出了一种无视和自成体系,包括对传统歌唱规则的无视,包括在世界观上的自给自足。这种无视,这种自给自足,是我们完全陌生的。
我们不知道曾轶可何以会这样唱歌,我们无法想象曾轶可怎能在只学习了一个月的吉他、只会C调的和弦和5323 1323分解和弦的情况下,就敢于参赛和上台表演,是因为我们和90后的根系、营养完全不一样。80后还体现出了某种承继,并且愉快地胜任了“鸟巢一代” 的身份,而90后却是完全断裂的。他们的生活,于我们是陌生的;他们的阅读,于我们是陌生的;他们的聆听史,对于我们,也是陌生的。他们由网络、QQ空间、手机、轻小说哺育,是这些养料最终酝酿成了这种歌唱方式、这种年代气质。
即便她的同龄人,也对这种自发呈现的年代气质缺乏了解。别的“快女”都在竭力打压自己的属性,都在模仿不属于自己的演唱方式以求获得认可,而曾轶可却始终不为所动,丝毫不受干扰。所以,曾轶可在“快女”赛场上显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被排斥,她晋级十强时,其他的选手都没和她握手,在“快女”讲述生活花絮的片段,没有一个人提到她。
正是这样,她的标本意义才格外纯粹。
她不是任何人推出的,而是时代派出来的,是替90后显露峥嵘来的,她和90后一样,是我们世界里的陌生人。
90后的身体观、道德观、名誉观
被时代派来的陌生人,不止曾轶可一个。
是的,自从人们意识到90后的存在,90后就以一种夸张的形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广东开平凌虐同学的少男少女是90后,以丑闻轰动网络的“贱女孩”是90 后,使用火星文的主力是90后,众多着装怪异的“非主流”是90后,最近引起轰动的“摸奶门”、“脱裤门”、“耳光门”、“秋千门”、“邯郸大学教室做爱门”等事件的主人公也是90后。
他们的身体观、道德观、名誉观,都是我们完全陌生的。在广东开平凌虐视频中,施虐者固然洋洋得意,受害者却也麻木不仁,任由摆布;在“摸奶门”事件中,女生露出胸脯任全班男生抚弄和拍摄视频,媒体称她 “几次进入状况”,事件引爆之后,她万般委屈发表感想,表示自己只是为了团结全班同学;“脱裤门”视频中,五名中学男生在教室里强行脱下女生的衣裤进行猥亵,所有人都嘻嘻哈哈,使得观看的人都怀疑,它的严重性是不是被自己夸大了。
我和 90后的几次接触,也都得用上“遭遇”这样的词语。朋友服装店里,有个19岁的女营业员,着装浓艳夸张,假睫毛上压着宝石粉,浑身上下的颜色超过十种,鞋子上还缀着一对硕大的泰迪熊。她还在“街里面”混,是一个松散的少女帮派的首领,业余职业是给小城里富有的男人寻找少女。凡是被她们相中的少女,都会被以诱骗、殴打、恐吓等方式拉上面包车,洗净剥光送进宾馆。对这种行为,她们称之为“发货”,上一次“发货”,她赚了三千块钱。为了表示对我的好意,她说: “哥,我给你发一个吧!你说你要啥样的?”
他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和适应,也是我们陌生的。朋友拍摄了一部名叫《兰州少年杀母事件簿》的电影。故事根据9 0后少年因热衷于上网而杀死母亲的真实事件改编,担任主演的是14岁少年。他和其他几个90后演员的成熟老练超过所有人想象,尤其让人困惑的,是他们在镜头前的轻松自如,当70后、80后还把镜头当作一种小型仪式,并自发性地进入表演状态的时候,90后却已经消解了镜头的全部庄严感,镜头和影像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已经进入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生命本能的一部分。
他们的沉默,也是我们陌生的。80后中较为早慧的那一拨,十五六岁时就开始表达自己,而90后至今都没有真正在文化上登场,曾轶可、“90后贱女孩”的出现,纯属偶然。他们已经习惯了网络的节奏,习惯了点开一个链接又一个链接,由此缔造了一种松散的、琐碎的、漫湮的生命节奏,一种涣散的表达方式。这种节奏,这种方式,显然不利于强有力的发言人的出现。
面对他们,我们惯常的了解方式全部失灵,我们的认知方式、认知程序全都无法正常发挥,我们甚至没有了解的机会。
90后的陌生人身份
我们了解90后吗?我们还没开始了解,或者,缺乏了解的能力。那些“门”的当事人,是否可以代表90后的全部?他们的形象,是否是90后的真实形象?
我们可能忘了,80后登上舞台的同时,也曾伴随巨大的非议,也曾涌现出大量惊人乃至骇人的事件。随即我们发现,这些负面人物,起到的只是掩护作用,在他们的掩护下,在他们还在引人议论的同时,大部分80后完成学业、出国归国,并开始掌握权重。那些浮面上穷形恶相的80后,其实只是时代的烟雾弹、牺牲品。
与90后坏的一面进行比较的话,70后也并不逊色。在70后作家路内小说《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之中,暴力与性也曾是70后青春期的主要经验。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提出“景观失忆”(landscapeamnesia),说的是处在环境变化之中的人往往会忘记原来环境的样子,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个说法提出“心境失忆”,其实我们已经随着时间流转,忘记了当时的心境,甚至因此矢口否认自己的经历,尽管他们现在所知所感的,是我们曾经感知过的。
90后就是这样,因我们的失忆而成了陌生人。
承认他们的陌生人身份,是权宜之计,也是审慎之道。当90后被标语化、被某个形象强行代表的时候,我们必须怀着审慎的态度去反对,像电影《十二怒汉》中所说:“必须有人反对,基于慎重对待生命的原则。”这种反对,还有功利一点的原因,如张爱玲所说,我们将来都要“在别人的记忆里寄人篱下”,评判的权力暂时在我们手里,而在将来,将由他们对我们作出评判,包括我们对他们的评判。
人们慢慢接受了残酷的事实:曾轶可的歌曲多半是自己写的,她的父亲也只是一位普通的高校教师。那么,她为什么会被当作天才?
当70后、80后还把镜头当作一种小型仪式,并自发性地进入表演状态的时候,90后却已经消解了镜头的全部庄严感,镜头和影像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已经进入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生命本能的一部分。
蒋方舟、曾轶可对谈90后
90后敢爱敢恨,但是表达出来就只是淡淡的。我是90后里面最大的人,跟80后也谈得来。我收到的礼物,很多就是天涯网站的那一群“80的前奏,70的尾巴”给的。年龄无所谓,心理年龄OK就OK。
——曾轶可
90 后是伪物种。伪物种严格限制成员,排异性极强,内部也有明确的分化。90后掌握最领先和敏锐的工具,获得最全面和前沿的资讯,他们过着最封闭最自我的生活。他们创造和掌握最难懂的语言,他们使用最贫瘠最结巴的形容词。90 后用“一捆捆矛盾”把自己封入胶囊,让其他的世代(70后、80后)好奇得抓耳挠腮。
——蒋方舟
文/蒋方舟
曾轶可不笑的时候,表情介于了然和木然、恬淡和冷漠之间,纹丝不动像超越了七情六欲。这样一张成熟到几乎让人简直无法参透的面孔,开口竟然是浅扁轻颤的童音,也难怪很多第一次听曾轶可说话的人会吓一跳。
“快乐女声十强赛第二场”的现场舞台拥挤繁忙,十个穿着鲜艳夏威夷裙装的选手满场飞跑跳开场舞。舞台下曾轶可的粉丝团“可爱多”们忙着辨认,不时低声尖叫着说:“看到轶可了!好可爱呀!”“对啊,怎么那么可爱!”而她们平均只有十四五岁,比起她们的“90后偶像”,更年轻到无可救药。
幼齿的“可爱多”队伍里,还有一些中年人,他们也举着曾轶可的大幅照片高声呐喊:“轶可轶可!非轶不可!”然而,他们不是曾轶可的粉丝,他们是陪自己的孩子来的,兢兢业业爱其所爱。
“快乐女声”的比赛从晚上十点半持续到凌晨一点半左右。家长们在儿女要求下,必须呆到散场才能带孩子们回家。很多中年人撑到中场已经疲惫不堪,在现场进广告的时候,悄悄坐在舞台边缘休息,然而马上就会被舞台监制要求离开。我身边站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用他女儿听不见的音量悄悄告诉我:“我比较喜欢谈莉娜。”谈莉娜是“快乐女声”的另一个选手,大眼性感古铜野性,她唱歌时,舞台上飞出许多穿金色亮片短裙的舞者,家长们倾身专注地看。过于漫长的齐声呼喊和枯燥等待,终于有了些许的慰藉和回报。
孩子们狂热顽固执着,家长在他们身后亦步亦趋,只有火力全开才追赶得上。不过,喜欢曾轶可,比较起其他90后臭名昭著的爱好,看起来的确是安全绿色无公害的。
曾轶可的昵称是“绵羊天使”,她一直用稚嫩的不稳定发音,唱着自己的原创歌曲,歌词里念念不忘不离不弃的,都是古老简单到蒙尘的故事——“天使”、“星座”、“孩子”、“只有友谊才能万万岁”。
曾轶可的绰号是“曾哥”,因为她瘦削短发,又被湖南卫视按照中性的路线打造。围绕着“曾哥”有许多不雅的恶搞,她的声音也被渲染成魔音穿脑一样可怕。然而,在现场听曾轶可弹唱,脑海中并不会浮现这些妖魔化描述,她的旋律浅淡地重复着,虽然我之后完全回忆不出,但听时却是舒服的。曾轶可唱歌时尾音的颤抖,则像是初次在班级联欢表演的小紧张。
曾轶可在参加“快乐女声”之前,唯一的公开表演是在大学时系里的“风采大赛”,她得的是“最具创意奖”。她唱歌时,在场的许多老师和同学都哭了,歌名叫《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大概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心脏在层层坚硬结痂包裹下,还有极窄的不设防空间会被师出无名的暗器射中。“快乐女声”的评委高晓松老师,很明显就是中了曾轶可野路子的招,一脸惊喜交加。高晓松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谈起大学民谣的歌词都是失望,他总说下一代表达不出心中所想。而曾轶可的词带着自说自话的憨态,是高晓松“这几年见过最好的创作歌手”。
当曾轶可一曲终了,轮到高晓松点评。他说曾轶可把“唱出我们心头的白鸽”,改成“唱出我们心头的白鸽飞走了的忐忑”,改得多么押韵,变静为动,生动有意义。严谨诚恳得像一个中学语文老师,还是让观众忍不住笑出声来。
高晓松评委对曾轶可的很多激赏和殷切寄托,恐怕也是超越了曾轶可的理解范围的。90年代的校园歌手们被关在青春的门外,抑郁徘徊许久,终于捡到一本门内遗落的私密日记,那些被屏蔽多年的独特小逻辑,不足道的小情感一下子豁然开朗,昨日重现。拾到日记的人那种窃喜感激,失主当然是茫然无知的。
能在选秀里走红的人,绝不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优秀,而是能挑起爱恨极端的人。来自台湾的包小柏评委很不喜欢曾轶可,因为不满曾轶可突围进入二十强,严肃声明:“我站在我身处专业领域25年的立场,对于这个结果,我只能说,她留我走!”然后,愤然离场。
相对于包小柏有条有理滴水不漏的声明,曾轶可的回击慌乱得多,她几番吞吐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像他这样一个大人,一个成年人,不该……”大概是想说不该这么没有礼貌,但话说了一半,又自己推翻了。
直到现在,曾轶可面对所有的不满,终于有了一个言简意赅的统一回答——“那些恨我的人,就别恨我了吧。”而化解恨的方式,就是“去听别人,别管我了”。“不喜欢听就不要听,不喜欢看就不要看”,这是90后面对矛盾最常用的解决办法。曾轶可不去看负面的评论,相对于批评,她更看重那些喜欢她的人的意见。
包小柏评委如此郑重其事,正经八百得令人骇笑,结果得到小曾姑娘如此轻描淡写的回应。
曾轶可是无敌的,这是因为她眼里看不到敌人,面对外界声势如潮的讨伐声。而她之所以打不败,并不是因为她已入臻境坚不可摧,而是因为她的“无所谓啊”——这也是她的口头禅。外界对她最严重的威慑,也不过是要求她被淘汰。曾轶可说:“无所谓啊,名次真的一点也不重要,现在淘汰了也无所谓,我觉得第十名已经很好了。”
这个女孩信仰最简单的逻辑。她反复告诉我 “我喜欢内心善良的人。不管他傻不傻,长得好不好。越善良越喜欢”, “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这明明是人类最初的原始设置,全是简单到死的顺理成章。但是我对每个信息的消化都很艰难,总是说:“是吗?人越善良越好吗?真的吗?不喜欢的就算了吗?真的吗?”我几乎被迷惑了,在这套逻辑下,一切虚伪造作都无可遁形,一切竞争战斗都不可能发生。万物都回到了初始设定,找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和谐”。
然而,这种比物理学里的“理想状态”还要理想的状态,只能在一个超级逼仄的封闭空间得到短暂稳定。曾轶可就一直生活在这样安稳的环境中。曾轶可就读的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管理严格,出校门需要开假条,人际圈子多半局限于同学圈,她略带自豪地表示:“我对班里所有的同学都了如指掌,从大一到大四,很多人我都认识。”对此,她没有感到不适,而是说:“我挺感谢学校的。”
选秀比赛看似凶险惨烈,年轻的选手首次被暴露在荆棘横生的公共空间,饱尝各种疾风暴雨的冷暖挫折。而实际情况是,“快乐女声”的选手在比赛期间基本上与外界失去联系。我见到曾轶可是在ELLE杂志的拍摄棚里,她前一天半夜一点半比赛完,在房间里看自己比赛的重播到凌晨五点;短暂地睡了之后,被打扮成“漂亮的中国娃娃”拍照;第二天还要去济南巡回演出。工作人员看着曾轶可疲惫沉默,还要应付我们杂志的拍照,对我说:“曾轶可就是我们公共的孩子。”
然而,这个孩子并不总是能遂意。我听到她最连贯而长时间的叙述,是关于前一晚没有如愿唱她彩排时候唱的歌:“ 评委说我把歌改编得面目全非,不让我唱。但我改歌本来就是那样,第一段不改,第二段改一点,第三段全改。突然就说不行啊。我比赛唱的歌是我一夜写成的。” 妥协不仅是对评委,还有对大众和领导,“还有造型也是,上回的造型蛮好的,又说太高端,观众接受不了。”“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我的歌,我在英文歌词里,掺了一段中文歌词,但是也被拿掉了。”
我问她:“那你会去找谁说?”她说:“就去找那些拿掉我的歌的领导啊……”她的理论显然没有效果。因为一切还是维持原判,她自己也说那些领导人都蛮好,大概三劝两劝也让她有焉知非福之感,“其实这样也蛮好”,——这也是她的口头禅。
外人看起来,曾轶可的四周充满了各种引爆前和引爆后的危机:以前博客口无遮拦的内容,有关身世的谣言,对恶意刁难的缺乏应对……更严重的是,在越来越封闭的环境,越来越狭窄的限制,越来越紧锣密鼓的要求下,她的音乐创造力日渐式微。危机下的曾轶可很难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人之初”的设定状态,只是底线,而不是境界。
在我看来,90后是伪物种。伪物种严格限制成员,排异性极强,内部也有明确的分化。90后掌握最领先和敏锐的工具,获得最全面和前沿的资讯,他们过着最封闭最自我的生活。他们创造和掌握最难懂的语言,他们使用最贫瘠最结巴的形容词。90后用“一捆捆矛盾”把自己封入胶囊,让其他的世代(70后、80后)好奇得抓耳挠腮。
像曾轶可这种草根出身的90后就成为了窥视的窗口:90后到底在想什么?
每个时代都有一个倒霉蛋,会收下前辈的委任状,任命他为这个时代的代言人,其实就是任命他为这个时代的靶子。 70后、80后的时代代言人们,穷尽整个青春岁月,挣脱身上的时代文化符号。
我采访曾轶可第一个问题是:“你愿意做90后代言人吗?”俨然是别有用心的前辈交付委任状。
她回答:“好啊,无所谓啊。”
我采访曾轶可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愿意做90后代言人吗?”她回答:“好啊,无所谓啊。”名次无所谓,淘汰无所谓,“那些恨我的人,就别恨我了吧。”
曾轶可唱出心中白鸽飞走的忐忑
“不管一个人好还是不好,我总是善良地对他,总是有贵人出现。我看人特别准。”
“你们看得到的博客,都不是我写的”
蒋方舟:我对你阅读经历和听歌经历很感兴趣,你给我讲一讲吧。
曾轶可:之前一直都听twins的歌,上课也听,和同学分耳机听。我特别喜欢听电影的主题曲,电影的主题曲都那么好听,都是有故事的。看电影还行。看挺美的电影。以前很小的时候,叔叔经常带我和姐姐看电影。
蒋方舟:哪种电影?是文艺的,还是热映的大片?
曾轶可:就是美国的大片。叔叔会让我们写作文啊。平时在学校没事的时候就看《青年文摘》。
蒋方舟:是吗?是高三为了作文必须看《青年文摘》吗?
曾轶可:不是,是大学没事的时候看。
蒋方舟:那么那些写书的作家呢?
曾轶可:没怎么看。一般就是上网啊,听歌啊。会写博客,有一回写了两年没有断,从高三一直写到现在。都是我的同学和好朋友来看,访问量还可以。
蒋方舟:原来写的博客现在能看吗?
曾轶可:你们看得见的那些,都不是我写的,都是工作人员写的。
蒋方舟:也就是说你比赛之前写的博客是限制访问的?但是我还是看到有人转载那些内容。
曾轶可:我那个时候只是在自己全国的几个QQ群里发布消息,说要把博客开放半个小时,让他们告诉其他喜欢我的人,大概二十多分钟,很快就转载出去,太快了。喜欢我的人看了之后没有让我失望,有些人说:“我们没有看错人,喜欢你是对的。”我听了之后,觉得:“嗯,对,就这样。”这就是我想要的。我只在乎喜欢我的那些人。
“我又没有做错什么,不喜欢就不喜欢”
蒋方舟:那么那些不喜欢你的人呢?开始总会在意的吧?你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曾轶可:我一点也不在乎那些不喜欢我的人。我一直都不在乎。不喜欢的人不给他们看。我又没有做错什么,不喜欢就不喜欢。
蒋方舟:如果你面对一个未知的人,比如媒体,你不清楚他喜不喜欢你,你会警惕,有所保留,还是努力让他们喜欢你?
曾轶可:也不会努力让他喜欢,该怎样就怎样吧。随便。
蒋方舟:如果当面刁难你的呢?
曾轶可:不可能吧?
蒋方舟:我看到有一个视频,有个女记者让你清唱,其他选手为了帮你掩饰声音的缺陷,就一起合唱。但是女记者制止了。你唱完之后,让另一个选手清唱,很明显就是跟你比较唱功。
曾轶可:她(指记者)那样的人,属于那种……就像以前小学时候一个班总有一个那样的人,全班同学都不喜欢。没关系,就用善良的眼光去对待她。一看她的眼神,她的气场,就觉得不怎么样。她让我们一起清唱,还用命令的语气说——她是谁啊?以后领导也不会让她再来采访了,她肯定是自找没趣。我们选手如果遇到她再来采访,就会说:“下一个!”直接跳到别人了。
蒋方舟:我觉得90后是很奇怪的群体,我虽然只比你们大两三个月,但是看90后就像打量外星人一样,觉得你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很奇怪。你说一下90后有什么特质吧。
曾轶可:90后敢爱敢恨,但是表达出来就只是淡淡的。我是90后里面最大的人,跟80后也谈得来。我收到的礼物,很多就是天涯网站的那一群“80的前奏,70的尾巴”给的。年龄无所谓,心理年龄ok就ok。
蒋方舟:我看过,好像是个82年出生的姐姐开的帖。你觉得他们喜欢你什么?
曾轶可:他们告诉我,他们上班啊,生活啊,听到我的歌,就想到以前的梦想。他们也会提出自己“还会孩子多久” 。我的歌本来就是送给成年人的,不是送给孩子的。
“我不喜欢聪明的”
蒋方舟:你周围的同学已经开始为生计焦虑,为未来打算了吗?比如开始考虑出国啊,考公务员啊,买房子等等。
曾轶可:反正我没有。我周围的同学(想了一下)也没有。(突然兴奋地)我告诉你啊,朋友在我的生命中非常非常重要。我运气特别好,从小到大的朋友都对我特别好。高一的时候,很刻骨铭心的是八个人在一起,四个男的四个女的,我们有一本共同的日记,每个人写一段话,每天不间断。人一生就遇到一个贵人,可是我一直都遇到。
蒋方舟:什么样的算“贵人”,是给你机会,还是给你感情上安慰?
曾轶可:他会告诉你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他们让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不管一个人好还是不好,我总是善良地对他,总是有贵人出现。我看人特别准。
蒋方舟:我看人的标准是喜欢聪明的。
曾轶可:我不喜欢聪明的。我不喜欢“那种聪明”。不喜欢为了自己的利益聪明的,喜欢有灵气的聪明……就像我啊 (笑)。
蒋方舟:你有没有想过,你走得越高,身边就越多假的朋友、真的敌人?
曾轶可:(意外)啊?我不会把任何人当敌人。她可能表面上唱我的歌,背地里就在那里讲我。这些我都知道。我一点都不在乎,无所谓啊。
蒋方舟:你成名之后,朋友圈,朋友的构成有变化吗?
曾轶可:现在的朋友就是选手,不会接触外界的人。
蒋方舟:原来的同学呢?
曾轶可:他们怎么可能接触到我?我们封闭在里面。
蒋方舟:那发短信呢?电子邮件呢?
曾轶可:电脑也被没收了,手机也被没收了。
蒋方舟:你全部的比赛流程结束之后,第一件事情会去找朋友吗?比如上网,或者给他们打手机?
曾轶可:手机……可能会停机。
“你最坏的一面别人都喜欢就是时尚”
蒋方舟:我一直不知道90后的时尚潮流是什么?
曾轶可:就是把最真实的东西搞出来别人都认为很好。你最坏的一面就是这样了,你最坏的一面别人都喜欢,就是时尚了。
蒋方舟:你平常应该是不化妆的吧?
曾轶可:哎……也化。就是平常出去玩的时候。我很喜欢逛街,我挺喜欢打折的。每次看到那些不算大牌,但是蛮好的牌子,像only、欧时力打五折,就会眼睛放光。
蒋方舟:你最奢侈的消费是什么?
曾轶可:吉他算吧?花了8000元吧。我的吉他换了好几把。之前的吉他,花了一千多,用不成了。来参加比赛,就想换个好点的吉他。我爸妈很支持啊,他们很年轻,二十岁就生我。我一直对钱没有什么概念。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
蒋方舟: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有没有哪种男生的特质是你没有抵抗力的?
曾轶可:我都不会讲出来,他就是好到天上去,我也不会对他怎样。不会告诉他,也不会告诉其他人。他知不知道无所谓啊。
蒋方舟:你有特定的歌,唱给特定的人吗?
曾轶可:肯定有啊,每首歌都有。
蒋方舟:是唱给同一个人吗?
曾轶可:肯定不是啊。
蒋方舟:那还蛮花心的嘛。
曾轶可:……哎呀,你是在套我吗?
蒋方舟采访手记
我是因为曾轶可而看“快女”的。
上周,我去采访曾轶可,这算什么呢?哦,伪“90后”对话真“90后”。
这是我的第一次采访,全程啰嗦结巴,还要端出理性专业的样子。
曾姑娘雪白清秀,只睡三四个小时仍然皮肤光洁,戴无镜片黑框眼镜遮莫须有的黑眼圈。杂志社摄影师拍照的时候,她赤脚站在凳子上说:“你可以拍我的脚,我的脚蛮好看。”也会因为腿搁在凳子上,小腿挤出一块肉照相不好看而纠结苦恼许久。
……
她对朋友很在乎。聊天过程中,曾轶可最兴奋和完整的表述,都是关于朋友的。
我对她讲了特里萨修女的话,你成功之后,会有很多假的朋友、真的敌人。这话还有后半句是“可你还是要成功”,我并没有讲完,小曾姑娘已经很诧异了,说:“啊?不会吧!”
……
我一边写对曾轶可的专访文章,一边看电视上直播“快乐女声”,刚好看到小曾姑娘被淘汰了。我的文章也写完了,我也不会再看“快乐女声”了。
……
与90后交往的10条原则
第一条要明白什么是“90后”,就不要将“90后”叫“90后”。
放弃按年代划分人群这种愚蠢做法吧,人当然会被出生的时代所影响,但这种变化绝不会恰巧在每个年代的第一年发生。
第二条要理解90后,就不要认为把“彻底”理解作为目标。
理解代沟是克服代沟的最好办法,但请把解析90后思维诞生原理的任务交给社会学家。通俗点说,你又不是90后,怎能彻底了解90后为什么这样想?
第三条要试探90后的禁忌,就不要和90后谈禁忌。
各种“90门”足够让我们杞人忧天。卫道士认为90后代表的是世风日下,也有人认为90后活出了自我。或许我们应该撤去说教的嘴脸,重新分析那些他们触犯的禁忌那些需要警惕,那些只需一笑而过。90后大可百无禁忌,如果对他们亦对社会无害的话。
第四条要防止90后变成美国人,就要学习美国父母。
他们生活在全球化环境之中,动画片的影响有时超越了父母和老师。既然如此,不如向美国父母学习一二,让他们在自己的试验中获得属于自己的道理。西方的一套当然不是全对,但应该让90后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第五条要说服商业时代诞生的90后,要先明白商业社会的生存原则。
他们生于商业化社会之中,恋爱都讲究“短、频、快”。让他们自己权衡利害,比理想主义教育更加有用。有媒体奉劝不要对90后忆苦思甜,不必苦口婆心,不要和90后谈父母很辛苦,因为他们只会回答你:“那他们这么辛苦干什么?”
第六条要明白90后的逻辑,就不要和90后讲逻辑。
90后的逻辑很多人表示无从理解。大可坚持你的逻辑,在90后面前坚持你的意见,但没有必要将虚无缥缈的逻辑性用来攀比、谴责与嘲笑。准备迎接多元社会吧。
第七条要让90后不要沉溺于网络世界,最好用网络工具说服他们。
90后活在一个由QQ空间、猫扑、劲舞团、魔兽世界等组成的虚拟社会里。你可以选择匿名窥探他们的隐私,也可以大胆在网络上与他们交流。试着接受他们的交流方式,你会发现大家其实还是有共同语言的。
第八条要教育90后,就不要试图当90后的老师。
你必须明白他们生于信息化社会。你知道的未必超过百度知道,你隐瞒的未必在论坛就看不到。在信息相对透明的这个时代,与其端起架子,不如与孩子来一场辩论。
第九条要看清90后,就不要当看客。
回顾自身,过去10年你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动摇与变化?在你依然因为你的价值观而迷茫的时候,先不要急着谴责。若要和90后谈理想,必须自己先有理想;若要批评90后,就要先批评自己。动物园外手舞足蹈的无知游客,岂不是比猴子更可笑?
第十条要和90后谈平等,但不要苛刻的平等。
面对的社会环境不同,每代人都有自我调节。“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郎。”90后胜在青春无敌,他们面临改变这个世界的任务,谁知道拧巴的你,是不是事物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阻力的一部分?
自动脱落的一代
90后是试金石。中国人的全球化、信息化、应试教育、道德培养、家庭计划……喏,现在产品就摆在面前。
文/肖锋
一扇扇“90门”打开,曝晒在公众的目光之下。有人感叹“世风日下”,90后的道德底线退及膝下,也有人称“ 习以为常”——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表达方式,就像其父辈60后选择上街游行一样自然。代际冲突是中国这个急行军社会的常态。上辈对新世代的 “看不惯”也是常态。
中国经历30年高速增长,社会全方位的失衡正引起广泛关注。如果选择两个关键词,我选择嚣张与恶搞:强者嚣张,弱势者恶搞。90后就生活在这种嚣张与恶搞并存的环境中,空想让他们在温室里“学学学、考考考”是自欺欺人的。他们是现实的影子,只是他们更出位。
老练与缺练:缺少挫折教育的一代
90后的成长就两个字:缺练!
现在儿童游泳班大人是要回避的。按我儿子回来后的描述,恐水的会被一下扔到水中央(当然是用绳子牵住),有小孩惊恐逃逸,一边哭着围着游泳池跑,一边被教练在后面追,像老鹰抓小鸡,被逮住后还是丢到水里;还有小女孩抱着池边柱子不放,哭着喊着要回家,可还是被丢到水里。此情此景多数家长不忍目睹,还是回避为好。今后小的们会感谢这种野蛮训练方式的,如此才能学会在未来的海洋中游刃有余。
作为完全独生子女一代,90后自称有过残酷青春,与父辈相比这种残酷又算什么?因为父母的过分保护,让他们失去了自己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对90后的教育应是“放养”而非“圈养”,他们缺乏“野蛮训练”。
这个世代老练与缺练并存。他们诞生于互联网时代,出生时嘴里衔着鼠标。他们熟练操控电脑的程度让父母这等“菜鸟”无从监管,“绿霸”是个无可奈何的选择。如今一个北京11岁的小学生都要用PPT格式交作业了,而其父甚至都不知道PPT模板是啥东东。
90 后用谷歌搜索作文内容和性知识,认同出名要趁早的时代法则,在孤立电脑后寻求认同感,郭敬明是他们的教主。90后渴望有个机器朋友,他们是孤独的独生子女一代。《变形金刚》让他们以为做人很无聊,做机器真酷——机器人够朋友、真哥们,还不闹劈腿。他们从机器人身上学习到价值观,比如正直、忠诚、仗义。对于独生子女一代,车库里放一辆大黄蜂,才是人生最踏实的一件事。
现实只会带来挫折。他们不愿意在街上踢球,因为那样太危险,他们只玩虚拟的足球游戏。90后成长历程中缺少挫折磨练。一个少年夏令营都要父母陪同,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玩法。现在到哪儿去寻找挫折?父母们一边过分保护,一边要求他们成才,不是天方夜谭是什么?
另一方面他们又是老练的。有了互联网90后可以网上学习,一个网站可以大于一座学校。同龄群之间的学习内容大于家庭+学校之和。家长只会给钱和溺爱,老师只会给作业和体罚,而网络除以上之外可以给他们一切。网络老练,现实缺练,构成90后畸形画像。
中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他们干劲更足,目标更明确。他们的行为是兴趣取向和目标取向的。只是,谁来教授美育和德育呢?
脱落与回归:一个政治课老师的试验
问题出在,你关心的事情他们不关心,你的新闻太假,他们制造的新闻才是真新闻。90后聪明、早熟、消极、信仰缺失……非主流(FZL)是他们主流精神特质。
亲耳所见一位父亲正在吼他那个90后儿子,间或听到儿子喃喃反驳,现在儿子进入反叛期,力量对比将倾。这种争吵的关键是儿子脑袋里装的东西老子根本明白不了,万事以高考为准绳的老师更明白不了。
在蜜罐中长到六七岁,从幼儿园蹦进学校,像是跳进一架永不停歇的绞肉机,人生的竞赛开始了,作业、奥数、课外班、考重点、高考、找工作……这个人生的角斗场让角色迅速切换,导致的困惑和紧张可想而知,“90门”的反叛行为当视为某种抗议,或者解压。文化人类学上说,文化必须为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作出安排。中国社会当下为学生设置的文化只有一种,就是考学文化。至于身心需求就没有文化安排了。原始社会没有压力和紧张,年轻人没有青春期,没有反叛。当代中国反之,考学文化只会增加压力和紧张,新生代老练却一点不阳光。90后有些“古怪”行为是对社会强加任务的拒绝。青年亚文化的特点是社会压力越大,反叛意愿越强烈。
蜜罐是现实,同龄竞争也是现实,考学文化更是现实。所以他们宁愿从现实世界脱落。人民网提出的问题是“独生一代”会不会忘本?重提西方政治家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身上,以及年轻人向往西方的物质享受和颓废的精神享受,应该使他念念不忘、深刻反思之类。虽然90后课本上也有“王小二智斗鬼子兵”的故事,但已被当作漫画故事看。自上而下的灌输教育丝毫打动不了他们。人民网的提问题方式及话语体系已彻底出局了。
一位研习国学的政治课老师见到高二女生的领口越开越低(已是“风尚”),并未当面制止。课上老师讲《黄帝内经》,讲天象与人体,最后说东方人不随意裸露的养生之道,那些袒胸露肚的女孩中年之后必受其果。其次,女人当自重,别人才尊重你,男孩口头推崇所谓西式性感,但内心都希望自己的那位有东方式的清纯。那堂政治课之后,班上的女生都收紧领口。
美育和德育的关键是找回中国味。中国味是孔孟、易经、尚书、礼记的儒学,是离骚、白蛇传、西厢记的东方浪漫,是汉字、小桥流水、梅兰松竹、水墨画的古意情怀,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猪八戒的搞怪。但问题是,连大人对这些都不自信了,如何让下一代自信?
90 后是试金石。中国人的全球化、信息化、应试教育、道德培养及家庭计划看似辉煌光鲜,喏,现在产品出来了!全球化下的蛋,互联网下的蛋,考学文化下的蛋,个个小眼镜儿、大脑袋的模样。长辈们与其惊奇不如反省,这是你的世界出了问题。长辈要做的是先端正自己的世界,抛弃考学文化,给他们恰当的挫折历练,让其长大成人。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