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主动送上门 比潜规则更可怕的事情是适应潜规则

www.sinoca.com 2009-08-17  荆楚网


  中央音乐学院一位70岁知名博士生导师、教授自曝曾与一名准备考取该校博士研究生的女学生,发生肉体关系,并收受该生10万元贿赂,以便帮助其顺利考博。最终因女学生并未如愿上博,老教授向校方纪检部门坦白此事。(8月15日《新京报》)            

  说实话,刚看到此则新闻时,笔者并没想过要同情这位遭遇潜规则的邹姓女学生。一方面是因为关于潜规则之事屡屡见诸报端,已让人失去知觉甚至几近麻木;另一方面,依个人之见,这种“被潜规则”的背后隐约存在“主动送上门”的因素。

  时下,“被”字一语风行,“被自杀”、“被就业”、“被慈善”等层出不穷。对此,评论员曹林撰文称,个中描述的是一种不能按自己意志行事、受制于人、 “受人摆布”的不自主、不自由状态。然而,对于“被潜规则”却非全然如此。在潜规则面前,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处于被动状态,显得无可奈何,但又绝不是别无他法。一个人单枪匹马无力扭转潜规则的现状,但我们不也可以选择逃离和回避潜规则吗,为何非要“投怀送抱”。就如这名接受潜规则的女生,她完全可以通过正当考取的方式步入自己的理想殿堂,即便能力稍差她还可以退而求其次进入其他学校,若如此也不至于沦落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田地。

  经济学理论认为,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必然会出现供应商。潜规则之所以能深深扎根于现实土壤亦不乏此种因素。一方有所需求,另一方一定程度上又可以供应,在二者没有正当渠道进行交易的情况下,势必就会导致暗中的结合,这样潜规则也就在此间发生了。而综观这一过程,需求方尽管处于不利地位但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若需求方完全不能和不愿意接受这种不公平待遇甚至对此咬牙切齿,潜规则也往往因失去了对象而不能进行。

  事实上,只要公众保持稍微清醒的认识,在自己遇到抉择时能有理性的判断,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推波助澜或纵容潜规则的发生。譬如,在小学生监考公检法系统考试一事中,小学生们充当了那个敢于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小孩,对考试作弊说不,不也防止了潜规则吗?现实之中,潜规则之所以屡有发生,同某些掌握主导权的人实施倾轧行为关联紧密,但也与公众有意无意接纳潜规则、或被动或主动地适应潜规则也不无关系。

  在很多情况下,潜规则如同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描述的那个“铁屋子”,无窗户而又难破毁。我们身处其中被动无奈,但又绝非束手无策,我们完全可以高声呐喊,唤醒那些甘心忍受或逐渐接受潜规则甚至对潜规则习以为常的人,一起向潜规则说不,并集众人之力抗衡和挑战潜规则。你能说这绝对没有打破潜规则这间铁屋子的希望和可能性吗?因此,潜规则本身并不是那么可怕,最可怕的是公众对潜规则的过分纵容和渐进式适应。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匪夷所思:中国石油巨头为啥嫌油价机制太透明?
下一篇:宁波现批复门 最牛区长信访回复只已阅二字(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