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报产经评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曲终人散,这是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头一回中美高层对谈,难言立即见显赫成果,不过是中国式大国风范同奥巴马新政磨合的开端。儘管是礼仪之交为主,利益的宣示是少不免的。除了只讲美元不提人民币之外,又声言保障中方资产安全,承诺争取尽快承认中方市场经济地位。
枱面上美方给足中方面子,枱面下的无人能知。惹人猜测的是,对话前美国促销大批国债不理想,最终是否中国助购,日后的数据会有显示,中国是现时美国国债的忠实买家,算不上甚麽秘密。对话的共识是刺激经济仍是双方的首要任务,意味着目前流动性最充裕的两个大国,继续其宽鬆的货币政策。同样的开水喉,中方是信贷犯滥,美方是印钞无数,内地计算联储所印美钞以一美元排列,可以由地球铺到太阳。
结果将形成信贷未激活,过剩的美元到全球寻找投资机会,人民币资产预期升值受到外资追捧,热钱流入推高中国外储,过剩的外储又流入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上述资金循环的损益相当分明,美方甜言蜜语笼络中方,不过佔了便宜卖口乖而已。
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资本市场持续的虚涨,实体经济复甦缓慢,结构调整了无进展。继续刺激经济仍然维持过往的格局,只会有利于打救美国,对中方则可能强化经济失衡。中方容忍这种格局,恐怕是基于理念偏差,就是既自保资产价值,又有感于转型内需不易,寄望透过打救美国重振当地需求,转而达到有利中国出口型经济,赢得调整结构的时间。这种策略倚重别人的配合,无形受制于人,仅从处置外储的被动及无奈就可见不易。
中国不能对自身的失衡无动于衷。目前态势已相当明显,一方面资本市场炽热,另一方面社会福利缺位,内需未振产能过剩,只靠财政措施推动家电及汽车销售,支撑消费增长。有美国专家说,中国并不富裕,钱留着自己用。「自己用」就是正视自身的需要,并用得其所。美国虽然是金融危机始作俑者,但走出危机的取向十分鲜明:在民间摒弃赊贷消费、增加储蓄;在官方淡化房地产、汽车传统产业,开拓环保、新能源具增长潜力产业。要人打救的比打救人的,政策选择更鲜明清晰。
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表明,看到衰退终结的迹象,金融产业也脱离危险的边缘。当地感受到经济回暖,已是确定无疑。自然,中国资本市场也强劲,GDP亦迅速回涨,但彼此的前景,除了看经济数据及体验实际的感受外,还要看风险因素。美国大量印钞,联储局敢保证通胀受控;中国大放信贷,未来能否保证通胀不会为祸?至今未见当局有可靠退市策略。
中美之间利益相缠,有如美国财长盖特纳引用的中国成语:风雨同舟。撇开谁打救谁不说,在政策选择上,应以关注解决自身的问题为先,强健自身然后援助别人,是国际竞争中生存求发展的硬道理。往日中国一穷二白时,美国对中国是甚麽态度?现在中国成为美方座上宾,有权提出自身要求和承担国际责任,其前提就是自己经济日益强大并能持续发展,所以中国处理与美国的战略与经济不应失此顾彼,忽略解决自身的难题。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