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血泪筑就太平洋铁路
1881至1884年之间,约有一万七千名华工为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来到了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华工一天的工资是一美元。他们要靠这一美元购买食品、日常用品等来维持生计。而白人一天的工资是1.5至2.5美元,而且还不需要支付日常开销的费用。
华工做的是最累人、最危险的工作,比如清扫路基、用火药开山等,但是工资却是最低的。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山体崩塌、爆炸等,所以意外死亡的事故常有发生。一旦生病又得不到合适的治疗,许多华工只能依靠草药来医治疾病。
中国铁路工人住在工棚、帐篷、货车里。他们在露天烧饭,主要吃米饭和大麻哈鱼干。由于收入极少,他们不吃蔬菜和水果。许多人因此得了坏血病(因缺少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
工棚相当拥挤。饮食、生活环境恶劣。许多人都病了。由于冬天气候寒冷,只能靠生火取暖。铁轨越铺越多,工人不得不移到另外的工棚去。当要搬迁时,华工常常带着帐棚、生活用品等徒步四十多公里去下一个工棚。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挖掘机推土机铺轨机之类的机械,施工全靠人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放炮崩山。然后用锹稿修路,用双肩将铁轨扛到路基上铺好,再一锤锤地把道钉敲进铁轨中去。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在极为艰险的条件下完成的。
著名的法瑞瑟河谷从耶鲁到里屯的58英里路段,山体全是坚硬无比的花岗岩,直上直下。深深的河谷中激流飞溅。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15条主要隧道,最长的一条有1600英尺长。工人们在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绝壁上凿洞,搭上栈道以便点炮崩山,险象环生!
一个又一个的华人劳工因飞石、滚木、哑炮和落崖而丧命。他们说,那段路每向前铺进一英里,就会有六名华工送命。可以说是华人劳工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打通了洛基山脉的崇山峻岭,将横跨加拿大的大铁路铺到了太平洋边上。
可是在庆功仪式上,竟然没有看到一个华人的面孔。这些真正的筑路英雄竟然没有资格参加最后的通车仪式。
太平洋铁路的建成通车最终将西海岸的卑诗省归入加拿大的版图,使加拿大成为跨越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世界第二大国。这条铁路给加拿大带来了荣誉和自豪,也带来了繁荣和昌盛。但对参加筑路的华人来说,却是从此半个世纪的恶梦的开始。
过河拆桥开征人头税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在1885年(光绪11年)完成之后,不再需要华人苦力了。除几千名华工返回中国以外,多数华工因付不起车费,只能留在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主要是在维多利亚、温哥华。一些人居住在铁路沿线的小城镇里,还有一些人则在富有的白人家里做花匠、厨师、佣人等。他们的吃苦耐劳和勤奋肯干就变成了一种竞争性的威胁。为此加拿大政府开始关上华人移民的大门。
一个带有明显歧视性质的只针对华人移民的新税法出台了。规定每个新移民来加的华人要额外缴纳50加元的人头税。1891年这一税款增加到100加元,两年后又猛增到500加元(这个数目是等于2003年的8000加元)。这笔钱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
尽管如此苛刻,仍没有有效地阻止华人移民来加。于是加拿大政府在1923年(民国12年)7月1日通过1923年华人移民法案(又称为排华法)。除了商人,外交官员,留学生,和特别个案以外,排华法的条款禁止了华人进入加拿大境内。还有,在排华法生效前进入了加拿大的华人要同他们的地区当局报到,以及他们每次出国的时候,他们最多可以逗留在加拿大境外两年。
在这个排华法案实施的24年间,除了极少数特例外,几乎所有华人新移民都被加拿大政府拒之门外。其中也包括了当时已在加拿大的几千名华人劳工的妻子儿女。从此,不知有多少华人家庭被迫过起了天各一方,无法团聚的生活。
1920年代到1940代末,正是中国国内战火频繁、民不聊生的年代。这些家庭的男人们在异国他乡拼命工作,希望能有一天挣够了钱回乡与家人团聚。而他们留在家乡的女人们则在战争、饥荒和瘟疫中只身承担起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
直至到战后,加拿大的华人社区仍是一个单身男子社会,因为当时的中国家庭难以筹措那么多钱送他们的女儿去加拿大。而且,由于当时大多数华人大都不能够说流利的英语,他们躲避在唐人街。鉴于当时的反华情绪变得太过激烈,加拿大的华人开始了向东定居。由于当时的加拿大已经有很多条例禁止华人从事多个行业,华人只可以做白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例如洗衣店和三文鱼加工。
加拿大在1939年(民国28年)9月10日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加华人对加拿大的战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华会馆要求全体会员购买加拿大和中华民国的战时债券。有些华人还加入加拿大军队。可是,当时的政客不愿意派华人上阵,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想在战后给华人公民权。但在1942年(民国31年)2月15日,日军佔领马来亚并俘虏了10万英军。加拿大政府在1944年(民国33年)派了一批华裔加军到马来亚。他们的任务是要训练当地的抗日游击队和作为间谍,为盟国打听情报。但是在1944年(民国33年),二战的结果实际上已基本定局,所以华人间谍的影响不大。
移民政策渐宽松 华人贡献获肯定
因为加拿大华人在二战的贡献,而且有些反华条例违反联合国宪章,加拿大政府在1947年(民国36年)废除了排华法并恢复在加华人的公民权利。可是,当时有资格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只限于具有加拿大国籍华人的配偶和子女。由于实行共产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和在韩战中对朝鲜政府的支持,在加华人要面对一股新的反华浪潮。北京政府成立后,加拿大的华人都被主流视为中共的间谍(虽然大多数的加拿大华人都是亲国民党的)。
直到1967年,加拿大政府改变它们的移民政策,将“出生地(Place of Origin)”一栏删除。因为这个新政策,1967年后有很多中国人用“独立移民”身份来到加拿大。在1949年到1970年代中,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大多数来自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地区。来自中国大陆、有资格赴加拿大团聚的申请要通过加拿大驻香港高级专员批准,因为加拿大在1970年10月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邦交。
加拿大政府在1971年实行了多元文化政策以后,将所有(尤其是对亚裔的)制度化种族歧视废除。加拿大实施多元文化政策以后令华人社区觉得他们被加拿大主流接受。还有,因为“九七”问题就快来临,有很多香港人选择移民到加拿大。因为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前)和加拿大同是英联邦成员,所以香港人可以很容易来加拿大。根据加拿大驻香港领事馆的数字,1991至1996年间“每年有大约两万个香港人移民到加拿大,佔香港人移民外国的大半和加拿大总移民的20%。”
今天中国大陆已经超过了香港和台湾成为最多华人移民的出生地。而且,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移民已经成为加拿大移民中人口最多的群体,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根据加拿大移民和国民部2002年的数据,由2000年起,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加拿大移民人口是比例最大的,每年大约有三万人移民到加拿大,佔加拿大移民总人口大约15%。
现如今,当人们乘坐火车穿州过省,沿着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一路傍窗欣赏大自然美丽风光,有翠绿的山麓,平坦的大草原,蓝宝石般的湖泊,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就在火车铁轮有节奏的“铿锵”声中,有多少人会想到,这条120年前建成的铁路,平均每公里就埋葬着一个当年筑路华工的英魂?是华工的汗和血,伴着铁轨铺成了这条促进加拿大统一和推动经济繁荣的国家大动脉。
是啊,跨越北美大陆的大铁路是加拿大人的骄傲和光荣。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光荣上面的污点和在这自豪背后的耻辱呢?有幸的是今天当年华人劳工在修建太平洋铁路上的杰出贡献终于得到了承认。
2006年4月4日,时任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夏巴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公布施政报告,重申政府将就“人头税”和排华法案问题向华人社区正式道歉的立场。这是历史上加政府第一次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人头税”问题。6月22日,夏巴在6月22日于众议院就人头税问题向全加华人作出正式道歉。
2014年5月15日,卑诗省长简蕙芝代表全体省议会,向历史上卑诗省府曾通过针对华人的过百项歧视法案及政策,作出正式道歉。道歉议案更是罕见地得到跨党派、所有省议员的一致支持下通过,省府相信道歉议案标志着历史上的黑暗一页终于了结,迈开和解的第一步,接下来省府将致力将歧视历史放进教科书以及保护华人历史遗迹。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