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年有很多中国学生远赴海外去读高中和大学本科?为什么许多提供西方课程的国际私立学校出现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一个耶鲁大学毕业的加拿大华裔用自己的行动一步步了解中国教育,并试图给他们带来一些改变。
38岁的江学勤4月4日带着他的新书《创新中国教育》与公众见面。一看标题吓人一跳,翻开书页,却是他在过去几年间在中国两所中学亲身经历的故事。他结合自己的中西成长经历,把自己关于教育的点滴心得融入课堂改革中,受到家长和孩子的认可。
江学勤的专业并非教育,而是英国文学。提起在中国从事教育的缘起,得提到1998年他到北大附中短期任教的经历,那时他还在耶鲁求学,请了一个学期的假回到中国,只是单纯想了解自己的祖国,那时他还不会一句中文。在那里他认识了同样的理想主义者王铮,后者当时是北大附中的副校长。他们自然而然成了好朋友,并时常讨论中国教育问题。
1999年江学勤从耶鲁毕业后,当过记者和纪录片制作人,也曾在阿富汗为联合国工作过,但这些工作在他心中并没有显得弥足珍贵,因为从这些工作他看不到未来,于是他跟它们一一道别了。
2008年当王铮成为深圳中学的校长,并把它变成中国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时,他想起了江学勤,而江也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2008年逐渐开放与繁荣的中国,开始追求国际化与现代化,尤其在教育系统方面。中产阶级的家庭越来越多选择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大学,甚至高中。仅在2008年,深圳中学的800多名毕业生里有10%的学生申请了美国大学,这是出现在许多中国顶尖高中里的一个真实百分比。
为什么中国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到国外念书?江学勤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学校擅长给学生灌输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为听话的好孩子,但如果中国要成为更加富强的国家,就必须切实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场“出国潮”中,江和王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机遇——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他们在深圳中学为学生建立了出国体系。学生们自己创办并管理了中国高中里的第一份商业运营的日报、第一家咖啡屋,以及一个英文杂志社。没有班干部,没有班主任,在自我管理和讨论式学习中,学生们逐渐学会自律与合作,学会批判思维,学会创新。
2010年王铮回到母校北大附中任校长,又把江学勤带到了北大附中,同样的模式在北大附中国际部复制。
在一般人眼里,重点中学国际部就是学校“生钱”的财路,按照国外大学的标准帮学生准备好托福、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其实就是应付美国高考。但这显然不是江学勤的想法。“我们希望培养具有全球意识、能关注社会、善于思考、有领导力的学生,我们希望培养中国创意阶层的先锋。”听上去这些话又大又空,但在深圳中学和北大附中国际部的学生看来,这就是他们的使命。
为了向加入这场改革的所有学生、家长和老师保证公平,他们决定从第一天开始就对所有人诚实公开所犯的错误和遇到的挑战。为了实现这个诺言,他们开会,每周给家长们写一封信,并与许多同学在晚餐时一起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刚开始,这种“赤裸裸”的坦诚让许多人感到不适,很多学生要么选择不参与,要么在中途转学离开。
信任他们的学生后来进入美国大学后,适应得非常快。这几年不断有学生给江学勤写信,回忆起共同走过的那段岁月时,发现自己在国际部学到的最有价值的就是拥有自信,敢于追逐自己的梦想,大胆拥抱、适应全新的环境,并带着自信与活力不断挑战自我。
曾经的江学勤考上耶鲁被认为是他那个家族最大的荣耀,被亲戚当作教育孩子的典范,但当他毕业后选择到中国就业时又被人质疑:“耶鲁毕业又怎样,还不是回中国了!”如今,他认为,自己和王铮一起为中国教育改革而奋斗的四年,所经历的这场对自身的教育是他认为的最好的教育。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