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加国

加国女记者:飒爽丽姿成永忆 睹物思人悲更浓(图)

www.sinoca.com 2010-01-20  环球华报


  这是加驻军阿富汗以来最悲痛一日,4名军人和女记者兰格为国捐躯。英文媒体有读者留言:这样的代价太大了!让我们的孩子回家!明亮的冬日阳光更显苍白清冷,一串风笛如泣如诉的曲调划破长空,加军士兵挥泪跪送一列灵柩远去,魂归故里。

  从世界范围看,近年来时有战地记者阵亡噩耗。他们恰是为结束战事谋求和平而报道,而献身。据独立的非政府组织“保护记者委员会”统计,自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仅在阿富汗至少已有17名记者遇难。

  曾经亲临伊拉克战场的《温哥华太阳报》著名记者列伊(Jeff Lee)12月31日说,在倒计时迎新年的时刻,他要为同行兰格举杯撒酒,祭奠这位传媒巾帼。

  军营的最后圣诞

  2009年12月11日,女记者兰格(Michelle Lang)一到达阿富汗,就开始了紧张的采访活动。按采访规定,她准备于2010年1月22日返回卡尔加里。她是从《卡尔加里先驱报》(Calgary Herald)暂时借调到加西新闻社(Canwest News Service),为期两个月。

  在阿富汗采访的加国新闻工作者,跟多个国家士兵住在相同的军事基地,饮食和工作也在那里。可选择留在军营或者随军外出巡逻,观察当地平民生活。

  圣诞节平安夜当天,兰格在军营里与一身戎装的国会议员鲁恩(Gary Lunn.)共进早餐。圣诞节当天,她与联邦参谋总长纳坦兹克(Walt Natynczyk)一起访问基地,接触战线第一手资料。

  除了军人,兰格还采访了许多平民,包括给军人剃头的理发师。

  很快兰格就发回“战地报道”:“我目前位于坎大哈空军基地,这座低矮的军事基地接近坎大哈市,或许以沙尘弥漫及一家顾客如云的Tim Hortons咖啡店更为出名吧。阿富汗的冬雨,都把这里的著名的沙尘,变成为一个大泥沼坑了……”

  加国记者第一人

  然而在坎大哈,只要和加国军人在一起,就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目标。12月30日,兰格与4名加国军人外出执行巡逻任务,在坎大哈第二区域(District 2)被路边隐藏的土制炸弹炸死,造成加军执行阿富汗任务以来最大损失。这个地方距加军协助重建的模范村庄Dand中心,只有1500米。坎大哈联军指挥官孟纳尔德(Daniel Menard)准将随后宣布,加拿大失去了5位公民,随军记者计划不因这次悲剧而改变。

  兰格现年34岁,遇难时她正坐在装甲车后部,威力巨大的爆炸击穿了厚重装甲,不幸成为首名在阿富汗採访因公殉职的加拿大记者。

  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Hamid Karzai)发表声明:“阿富汗人民不会忘记加拿大所做出的牺牲,加拿大的孩子们为阿富汗人民和抵御恐怖主义威胁,献出了宝贵生命。”

  噩耗传来举国同悲

  噩耗传来,曾与兰格共事的人无不震惊,为痛失好同事而扼腕。加西新闻社总编辑安德尔逊(Scott Anderson)沉痛地说:“我们为失去兰格而感到身心俱焚,无以复加。”加西新闻总裁由衷地表示,与兰格的至爱双亲和新郎同哀。

  12月31日,在风雪弥漫中,卡尔加里市政府下半旗致哀,直至兰格出殡当天日落为止。加国许多网站以最快速度展开悼念活动,互联网所设的吊唁册更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唁电。

  总理哈珀称兰格为“加国的真正英雄”。总理发言人索达斯(Dimitri Soudas)发布声明: “女记者兰格的悲剧,所有加拿大社区都会深感悲痛。”

  总督庄美楷(Michaelle Jean)说:“我们更真切感觉到,在阿富汗的军人、记者和人道主义者所面临的险境。”国防部长马凯(Peter Mackay)表示:“兰格不畏危险进行战地报道,从事的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卑诗省长金宝尔(Gordon Campbell)发表声明,悼念遇袭丧生的卑诗省民——记者兰格和二等兵奇德利(Garrett Chidley):“因為这种像懦夫一样的袭击行為,两位勇敢的省民失去宝贵生命。兰格女士是忠於专业工作的新闻从业员。她甘冒生命危险,為要告诉人们有关阿富汗和驻守当地加兵的真实故事。”卡尔加里市长保康利(Dave Bronconnier)发表声明,赞扬兰格是“杰出及努力工作的专业记者,热衷于把前线发生的事情,告诉国民”。

  温哥华的女儿

  出生成长在温哥华的兰格,父母阿特(Art Lang)和桑德拉(Sandra Lang)很早就注重培养她阅读。兰格的婶子凯瑟琳(Catherine Lang)回忆说,那时房里到处都是书籍、杂志和报纸,为兰格创造阅读的环境和气氛。父母还常带兰格旅行,为她打开瑰丽多姿的世界窗口。

  兰格毕业于温西麦基中学(Magee Secondary School),是拥有1200名学生的大型学术性学校。她参与了该校有名的合唱音乐、表演体育及美术活动,也接受了化学、生物、微积分、物理及电脑等课程,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高中毕业后,兰格在西门菲沙大学(SFU)取得学士学位,主修英文。这时她已坚定从事新闻工作志向,对她来说,新闻不仅是职业选择,而是使命。1998年与兰格共事的密斯(Shane Mills)说,兰格是为新闻而生的人。

  1999年,兰格为卑诗省社区连锁报纸Cariboo Press撰稿。大学三年级时,在卑诗省北部双周刊《乔治王子自由报》(Prince George Free Press)实习一个暑假,深受好评。24岁在该报全职工作一年,这是她第一份新闻职业。朋友追忆,那时兰格就显露出写作才华,文章标题和内容都十分吸引人。

  里贾纳市《领导者邮报》(Leader-Post)很快注意到兰格,聘请她去专门报道农业,这是萨斯喀彻温省最重要产业。兰格坦承自己对农业知之不多,于是边工作边学习,完成不少重要报道,表现出记者的良好素质。

  从2002年起,兰格进入《卡尔加里先驱报》从事采访工作。她的认真劲儿出了名,为核对报道中的事实,会连找多次当事人。年纪轻轻就有股闯劲,有次报道发行人有顾虑,因为可能触犯当地业主利益,她说服发行人坚持发文,认为公众应有知情权。正是该报道导致一家餐馆倒闭,报馆惹上百万元官司,不过报道言之有据,报馆还是赢了。

  由于深获信任,警察局都会主动打电话,向兰格提供新闻线索。特别是她对医药界深度报道,让卫生官员反思曾做出的决定。有时兰格会直接采访市民和病患者,反映问题直接尖锐。曾有位18岁年轻人等待12个小时不得医治,死在地方医院,兰格不畏压力,坚持挖掘真相,引起社会反响。

  兰格还亲临非洲,考察报道那里的艾滋病情况,有的地方尚处战乱,她坚持前往。作为杰出敬业的媒体人,去年5月凭一项有关卫生医疗报道,赢得国家新闻奖。

  美驻加大使雅各布森(David Jacobson)在阿富汗见过兰格,他形容她是位“甜美、仁慈及乐观的年轻女子,脸上经常挂笑容”。

  《卡尔加里先驱报》总编辑莫特利(Lorne Motley)形容,兰格待人亲切、仁慈,从不计较,乐于助人。同事理查德兹(Gwendolyn Richards)形容她热爱工作,但更重视家庭朋友。行前不忘抽空和理查德兹共进晚餐,祝贺理查德兹生日。

  夏日婚纱化泪雨

  兰格去年订婚,计划今夏结婚,而婚礼变成葬礼,夏日婚纱已化泪雨。

  未婚夫是35岁华裔雷先生(Michael Louie),两人原订今年7月结婚。俩人经朋友介绍认识,很快堕入爱河。去年11月在温哥华,雷先生向兰格求婚,他们已向卡尔加里冬季俱乐部(Calgary Winter Club)预订房间,为办婚事用。

  雷先生表示,他不能要求兰格放弃出访行程。因为自己也曾为红十字会工作,了解发展中国家需要。兰格离开加国前,曾问他要读哪本书,他答要读从阿富汗写回来的好题材。 他说:“她是为找到好故事而死。”

  兰格第一次出行基地前,给雷先生打电话,当时正是卡尔加里夜晚。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思念之情,坦承“想家了”。

  雷先生元旦当天写道:“此时是我一生最黑暗最痛苦时刻,失去最亲爱的兰格是我最大灾难。兰格是我一生至爱,最好挚友与伙伴。当兰格走进来时,她会点亮所有房间。凡是了解她的专业与个性的人,都会永远怀念她的热情、慈善与达观。我永世难忘我们共度的每片时光。”

  睹物思人悲更浓

  坎大哈空军基地的加拿大传媒营地內,一片愁云惨雾,两名军人正在收拾兰格的遗物,将她以前的衣服、跑鞋、电子器材、笔记簿等放入透明胶袋,每胶袋都加上註明。

  负责这项工作的德赛丙思(Yves Desbiens)表示:“这工作很不好受。每拿起兰格的遗物,便会想起她,歷歷在目。”

  兰格的衣服都放入一个全新的黑色背囊里面,这个背囊是她為这次任务而购买的,因為她觉得在传媒营地內军用背囊不適合她。一切收拾妥当后,德赛丙思便將盖子盖上,再上贴上贴纸,写著“加国记者兰格遗物”及“运送物件名单”。睹物思人。他叹息一声道:“物品都送回去了,只是物主一去不回。”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加拿大央行:维持史上最低0.25%的隔夜利率不变
下一篇:唐炜臻诈骗案续:家庭主妇及女发型师愿做担保人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