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 > 求职指导

“汤师傅”的生意经

www.sinoca.com 2009-01-05  网络


    “江南才子煮酒论英雄,宜春靓女品汤养容颜”,这是位于宜春城东一家“民间瓦罐煨汤馆”店门前立的一幅对联,令过往顾客驻足,同时也吸引不少市民的眼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由此,人们不难想到:时下流行的一种时尚文化,诸如:“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之类,已风靡全国,愈来愈凸显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总之,各行各业都在以此为契机,树立“行业特色”,打造“行业品牌”,大造“行业文化”运动,这是一种能够产生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笔价值可观的“无形资产”。

    这不,从南昌来宜春开汤馆的“汤师傅”,凭着他的精明和一手烹调技术,也打起了“汤文化”的主意,念起了“汤”的生意经,一时间,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了解“汤师傅”的人,无不敬佩三份。其实“汤师傅”并非姓“汤”而是姓李,只是因为他在宜春城东开了一家绳经塔汤钵馆小有名气,特受顾客青睐,人们闲暇之余,总免不了到此家汤馆坐坐,加上这家汤馆汤味纯香、味道鲜美、文化氛围浓、三更老火、佳肴厚炖,补身养体、提神养颜;让光顾的人们赞不绝口:实乃美味、靓汤!时间一长,人们渐渐地淡化了对李师傅的称呼,“汤师傅”的叫法便成了消费者的习惯称呼。

    李师傅名叫李凤庚,原是省城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作为“4050”人员,一无学历,二无现代技能,三无竞争实力;特别是在竞争日常激烈的省城,下岗再就业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尽是一头雾水的他,曾为此茫然、徘徊、叹息,对于他来说:已是走到了山穷水尽的边缘。

    路是人走出来的。就在李凤庚为难之时,在宜春开汤馆的亲戚朋友给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使李凤庚眼前一亮,让他感到柳暗花明。

    路!就在脚下。

    他硬是放下架子,带着全家来到宜春走上了艰辛创业之路,他起早贪黑、勤劳精诚,捕捉商机,大打“南昌牌”,在宜春城东开了一家富有南昌特色的“绳经塔”汤馆。

    在税务人员的指点下,他办理了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手续,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同时,李师傅也是一个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老实人,在税务人员的帮助下,一度暗淡的生意也上路了,知名度高了,生意日渐好转且变得异常火爆,自己的腰包日渐鼓起来,生活也因此日渐殷实起来,富裕起来的他心里乐得开了花,转眼一晃就是三年了,优惠到期了,他带着谢意和诚心主动来到税务部门找到税务管理员要求调高税负恢复纳税,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富了不能忘记国家,回报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是咱们应尽的义务”。

    “三更老火煨靓汤,煨得美味让您偿”。此话,一点不为过,来过此店的人无不如愿以偿;而哪:“瓦罐煨汤数千年,四海宾朋长流连;天下奇鲜一罐收,过了吾店无此馆”的罐上刻字似有言过夸张之嫌,但作为汤文化的渲染之词还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它从另一个侧面极力张扬了“绳经塔”汤馆悠久的历史和向世人诠释着它哪独一无二的汤文化特色;同时,也似乎是在叙说着汤馆日前的盛况及因汤质高雅、货真价实而宾朋满座、回头率高、誉满赣鄱的真实写照;而汤师傅的名字也因此于他那芳香的汤味传遍宜春的大街小巷,无人不晓;他开的“民间瓦罐煨汤馆”也因其“奇鲜汤味”、“一罐尽收”、“四方飘逸”,就像一壶久蕴深巷中的老酒,魅力无限、名不虚传。

    “的确!人可不食肉,不可不食汤,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生活的质量和修身养道”,在汤馆喝汤的顾客切切私语地如是说。

    “汤师傅”富起来了,他念的是文化特色浓厚的“汤经”!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你和老板不应该有距离
下一篇:企业家精神与社会的关系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