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太平洋大铁路在1885年贯通后,加拿大政府不再需要华工,就开始了限制华人入境,他们的办法是征收人头税。华人的人头税从1885年的50加元,涨到了1900年的100加元,后来又涨到了1904年的500加元。加拿大政府还是没有达到限制华人入境的目的。于是加拿大政府在1923年7月1日专门通过了《华人移民法案》。这个法案是一个排华法案,法案明确规定,除了商人、外交官员、留学生和特别个案以外,禁止华人进入加拿大境内。
后来由于华人为加拿大的二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而且加拿大政府再秉持排华法案违法联合国宪章,加拿大政府就在1947年废除了排华法案,但是它对华人还是有很多限制——只有具有加拿大国籍的华人的配偶和子女才可以移民加拿大。
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香港移民是加拿大华人移民的主体,因为加拿大和香港都是英联邦的成员,香港人移民加拿大比较便利,1991年至1996年间,差不多每年有2万名香港人移民加拿大。
自2000年起,随着中国大陆的经济日益勃兴,中国大陆移民成为加拿大移民当中最大的群体,差不多每年有3万名大陆居民移民加拿大。而在这其中,最主要的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移民加拿大的中国富人。
在加拿大的华人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和一百年前一样,华人社会在当地社区中还是比较弱势。一方面是因为语言障碍,很多华人新移民无法用英语或法语与当地居民较好地交流,只能居住在华人社区中,社交对象主要也是华人。语言关是限制华人在加拿大社会发挥更大作用,以及为华人群体争取更多利益,特别是政治利益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人的确不差钱,但是他们真正移民加拿大后,却发现很难融入当地社会,有些时候甚至有钱没处花。有很多办理了加拿大的中国内地居民,没过多久,又要回到中国大陆。
笔者的师姐目前正在加拿大的皇后大学留学,她在QQ群里说,她认识一对中国夫妇,是北京的一对高级白领,男的是律师,女的是国企的人力资源的高管,他们卖掉了房子,投资移民加拿大,发现在加拿大简直活不下去,在国内赖以为生的工作,在加拿大很难找到,最后这对夫妻只能在温哥华租了一个小铺面,卖水果维持生计。
可怕的资金和人才外流
加拿大暂停投资移民,投资移民的98%到99%是中国内地居民。值得我们深思的不是中国富豪压垮加拿大的移民计划,而是庞大的富豪群体的集体出走导致的巨大的资金和人才的外流。
由于加拿大投资的门槛低,它最受中国投资移民青睐。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投资移民的头几位的目的地。美国的门槛比较高,要有100万美元的投资,而且要创造10个就业岗位,中国富人盘算盘算觉得不合算,投资移民不如加拿大多,但是美国却是中国技术移民和高学历移民最青睐的国家。2012年,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签证的人数是81784人。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人才移民”,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人才输出国。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中国的最好的大学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为美国培养的,这些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很多都去了美国,而且出去了就不回来了。
资金和人才的外流对中国已经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些原本可以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物质和人才资源,都被别的国家坐享其成。中国与全球化研究智库完成的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2011年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600万元的中国人在中国拥有约33万亿元的资产,其中2.8万亿转移至海外,约占中国2011年GDP的3%。在富裕阶层海外资产转移目的地的选择上,香港、美国和加拿大成为主要集中地,分别占比22%、21%和16%,其后是瑞士(9%)、新加坡(6%)和澳大利亚(5%)。
国外吸纳中国移民的手段很多,除了投资移民、创业移民和技术移民外,还有留学生在当地工作一定年限后获得工作签证的移民方式。现在方兴未艾的还有所谓“海外置业移民”,类似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前时髦的“买房送户口”,有些国家打出“买豪宅可移民”的招牌,中国海外购房团原本就声势浩大,有此优惠条件更是趋之如鹜。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移民输出国,现在中国输出的主要是投资移民、技术移民和高学历移民。他们带走了资金和技术。笔者不太赞成某些人士所说的,这些中国移民成为了庞大的中国海外人才库的一部分。中国人特别讲究实用主义,功利性很强。在中国国内有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农村的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基本上不会回到农村。人才外流出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对于中国大量高素质移民外流的情况值得引起国家的重视,怎样留住人才,怎样吸引人才,是中国保持经济增长活力的重中之重。这几日北京都笼罩在浓重的雾霾之中,国外好的环境也是移民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希望国家赶紧治理,还华夏蓝天碧水,留住精英成千上万。
投资移民项目总会有的 加拿大坐地起价
只要加拿大的长期国策不变,投资移民这个项目肯定还要有的,只不过是金额多少而已。换句话说,加国恐怕又要提高投资移民门槛了。(作者:周卫国)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