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移民 > 移民动态

今移民 择校居!名校崇拜是华人宿命?

www.sinoca.com 2009-02-13  


据加拿大《星星生活》报道,“昔孟母,择邻处”是来自孟母三迁的典故,而“今移民,择校居”是我们当代华人移民的现实。其实二者是同出一辙。也许正是由于对孟母光辉形象的千秋颂扬,才树立了我们今天的“名校崇拜”。

  孟子或许是中国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鼻祖,可他老人家的妈却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她不惜一切为儿子选择良好的外部环境,正是认识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客观反映。她懂得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人才,而且也明白,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起决定作用。正是这位唯物主义的母亲,才造就了那位唯心主义的至圣先贤。

  孟母的事迹成了我们中国教育史上的光辉典范,两千多年一直流传至今,难怪在推行学校教育,人才靠学校培养的今天,无论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无论是来自哪里的华人移民,我们对名校都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似乎能让孩子跻身名校,父母才尽到了教育的责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父母给子女创造了条件,无论他们成才与否,作父母的至少可以算是仁至义尽了。  

  私立名校当然是有财力的华人父母的首选,甚至有些极其重视教育的家长,虽然自身财力尚未达到那个阶层,也会不惜代价,送子女进贵族学校。但这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普罗大众,还是要想方设法在加拿大的公校教育体系中,为子女择良木而栖。

  其实,加拿大的公校体系并没有官方认可的名校与非名校之分,这里不像中国有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之分(本人尚不了解香港、台湾及其他华人社会的情况)。

  首先,加拿大公校体制内有一个特殊教育项目——“Gifted Program”,华人称之为“天才班”。就冲着这个名字,子女能跻身其中,已经给家长挣足了面子。笔者曾到访过几个天才班,华人的比例确实很高。

  再者,由于教会学校相对来讲校风正、管理严,那么进入天主教教育局的学校,也不失为一个聪明之选,于是尽管家长是无神论者,为了子女临时抱“上帝”的脚,这种家长确有人在。

  最后,那些更广大的家长群体,子女没有过人的资质,自己又不愿违心敬拜天主的,该怎么办呢?天无绝人之路,菲莎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的中小学排行榜就是我们的“圣经”!

  根据这本“圣经”的指引,我们可以择校而居了,于是乎上了排行榜的学校便被华人视为“名校”,周遭的房价大升,更有人干脆请好友开个假的租房合约,就这样,位居菲莎榜首的“名校”几乎成了华人子弟的学校,金发碧眼的学生甚至成为另类的极少数族裔。

  当多伦多市议会决议通过设立黑人学校以后,我的朋友万沐先生曾撰文,呼吁华人社区借此东风设立华人学校,殊不知,多伦多已经不乏“华人学校”了!

  “名校”的教室大为吃紧,不得不用活动房代替,而且活动房加了又加,请问,谁是背后的推手?

  菲莎研究所果真是权威机构吗?加拿大华人社区几乎无人不知的菲莎研究所,其实是专为各类公共机构进行排名的机构,其中最为华人所关注的一年一度的中小学排名,只是它诸多研究排名项目的一项。近日刚刚出台的2008安省中学排名,毫不例外地按惯例占据了各大中文媒体的头版位置。相比之下英文媒体的报道份量,根本无法与中文媒体相提并论,况且忌惮教育界对此排名的非议。

  难道中文媒体犯了导向错误?殊不知,中文媒体也要迎合读者的口味。读者要看这样的报道,地产商就更喜欢这样的排名。名校区往往是华人置业的首选,哪一本华人的地产刊物,没有围绕“名校”的楼盘分析呢?因为“名校”是个大卖点。

  难道是商业利益的导向?殊不知,卖家总要迎合买家。追本溯源,也许孟母才是始作俑者,她的榜样作用,形成了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思维定势,根深蒂固。

  多少华人移民抱着为了孩子移民的理想,想让孩子接受西方的开放教育,摆脱国内教育体制下的激烈竞争和沉重负担,可事实上,我们华人无论到了哪里,还是一样会让孩子重蹈覆辙,这难道是我们的宿命?!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意大利:满18移民子女可申请个人居留
下一篇:南非法院裁决:华人被视作“黑人”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