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圈里常说,温哥华的女性华人多,男性华人少。Yu发现,单身的男性并不少,但要找到合适的,还是十分困难。
离婚之后,身边一个年轻的男孩向Yu发起了热切的追求。虽然Yu再三以年龄差和自己的离异身份来劝诫自己,但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孤独和遇到困难、病痛时的无助,令她最终默认了对方。但各种流言和矛盾也接踵而至。前夫得知后,在家人朋友圈中宣称Yu离婚的目的就是为了“包养小白脸”,身边的朋友也开始在背后说她“勾引男人”。她惊讶地发现,自己成了朋友圈和同事圈中大多数女性的公敌。较为年长已婚女性敌视大龄单身女性,认为她们招蜂引蝶,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对于一些刚步入社会、尚无物质基础的年轻未婚女孩而言,优秀、独立的单身女性往往也是她们的“劲敌”。
除了流言的攻击之外,Yu要面对的更大阻碍,就是这位男生的母亲。朋友间的流言很快传到了男生母亲的耳朵中,令她勃然大怒。在家长的压力和流言面前,男生开始犹豫和退缩。直到有一天,Yu发现自己怀孕了。受到惊吓的男生思索再三之后,劝Yu去打胎。虽然事后证实只是虚惊一场,但是男生在真正的考验面前流露出的真实心态,让Yu彻底死心,不久后即与男生分手。
除了年轻的男生之外,Yu身边也有一些四五十岁的单身男士。虽然年龄听起来靠谱,但是这些单身男士的“直白”令Yu感到一丝尴尬。“他们往往一上来就给你炫耀自己有多少资产、房屋,做了什么生意,”Yu说,“然后说自己想找个老板娘,问我对他的经济情况是否满意。”这样赤裸裸的表白,让Yu感觉在做一笔交易,而非谈恋爱。虽然Yu明白,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和经历,应该老老实实考虑柴米油盐的婚姻。“但是,真的就要这样把自己嫁掉吗?嫁给一个可以给你钱和安稳生活,但是没有感情基础的人?”Yu不断反问自己,难以做决定。
年龄越大,生孩子的危险性就越大,孩子的健康情况也越来越不受保证。如果实在找不到适婚的男人,Yu考虑回中国,在过去的同事朋友中寻找结婚对象。“温哥华的适婚男人太少,”Yu说,“但是我已经喜欢这里了,喜欢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也希望我的孩子在这里生活。所以,我还想再等等看。”温哥华仿佛是一座有魔力的城市,喜欢慢节奏生活的人在这里安于平稳,想要创业挣钱的人则对这里感到失望。有许多像Yu和她前夫这样的夫妻,在怀着希望来到温哥华之后,不得不面对同样纠结的选择,进退两难,最终难免两败俱伤。
留守夫人 形同单身
除了单身未婚或离异的女性之外,温哥华还有很大一部分已婚却形同单身的女性,就是“留守夫人”们。这也是温哥华被华人戏称为“大奶村”的原因。不少在中国有事业的男人,将妻子儿女送到温哥华之后,回原居地继续打拼挣钱,留下妻子陪着孩子在温哥华读书、坐“移民监”。不少人更是借着将“正房夫人”安顿在温哥华的机会,在国内大胆放心地与二奶共同生活。对此,不少聪明的“正房夫人”其实心知肚明,但因为山高路远,自己无法干涉,只要丈夫给足生活费,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相处两地的时间久了之后,许多“正房夫人”与丈夫之间的夫妻关系早已有名无实。来自大陆的郭太太,11年前带着年幼的儿子,与丈夫以及丈夫和前妻所生的大儿子一起移民到温哥华。安顿好一家人之后,丈夫就飞回国继续做生意。郭太太本身并非原配,也了解丈夫在私生活方面的不羁。丈夫之所以将她和儿子送到温哥华,一方面是满足了她想要给孩子提供更好教育环境的心愿,一方面也是有意将她“发配”。
11年来,郭太太没有做过一份工作,将心思完全放在了培养儿子上。为了更大地争取抚养费,她对丈夫和前妻所生的大儿子满怀戒备,翻看其信件和银行账单,最终将大儿子赶出家门。在郭太太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为了让孩子进入最好的中学接受教育,她向丈夫提议将小儿子送入温哥华的某私立学校,并在学校旁边买了房子。在郭太太的生活中,早已没有了“丈夫”这个概念,也没有夫妻间的温存。一个每两三年才回温哥华一次,住不到一个月就出差去北美各地谈生意的男人,对郭太太来说只是经济来源。尽管心里苦涩,但只要孩子读书成材,丈夫不断支付抚养费,能在温哥华过着安稳富足的生活,就足够了。
像郭太太这样的“留守夫人”,在大温还有许许多多。有一位女士向《加西周末》记者透露,自己在温哥华陪孩子读书,对于丈夫在国内包养二奶,并给二奶买房,共同居住的事情十分清楚,但也无可奈何。今年春节,她回中国探亲,发现自己家中积满灰尘,早已无人居住。还有一位带着孩子住在西温山上的“留守夫人”,由于不会开车,平时购买食品都委托家中的租客。为了避免外人对自己家庭情况的猜测和谣传,她鲜于人来往,一个月不出家门是常有的事情。温哥华的“大奶村”称号,在华人圈中十分出名。近些年来,“留守夫人”的新增人数已渐渐持缓。这与投资移民、企业家移民年龄的年轻化、小家庭的稳定化不无关系。但是“大奶村”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仍是温哥华的一道风景线。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