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移民 > 移民感受

我们为什么要出国?

www.sinoca.com 2013-07-09  南湖晚报


  这几天看《中国合伙人》,触动心结、感慨万千!

  邓超主演的孟晓俊在美国的忧伤经历,不由得让我回想起自己在加拿大沧桑的几年。

  感受良多,借此整理。一来当成日记,二来给那些想出国的人作点参考。当然时间不长,不少事情看得还不全面,更不敢随便进行“合理想象”,于是只能粗浅地真实记录。

  世界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对于没出过国的人,西方社会是怎样的一个样子?我们当时去德国旅游,记得走在繁华的闹市,观看慕尼黑狂欢节,觉得西方人生活真有意思,因为看到许多新鲜东西,真是不错。遥想要是在国外生活,我们的生活将会像狂欢节中一个小丑身上的衣服一样充满各种色彩。

  来加拿大之前,反对我们出国的观点是:现在出国不吃香,海归许多找不到工作;国内经济发展得快,日子会过得更舒服。我们还是出来了。难道加拿大真的就像他们描绘的那么差?人家怎么说也是G7(编注:西方七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首脑会议)的成员,发达国家啊。

  加拿大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为什么要出国?在飞往多伦多的飞机上,我们想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到处游荡的人,生活对我们来说就是漂泊。不断变化的生活,使我们的人生轻飘飘,似乎像是一根飘浮在风中的羽毛,风吹向哪,我们就去哪,像《阿甘正传》片头与片尾那样,得失又有何所谓。

  但是,无所谓归无所谓,刚刚落地之时,禁不住还是会认真地想一想,出国就一定是视野宽了?就一定是人生拥有更多的路可走,就一定比国内好吗?我们在出国前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过来人却告诫我们:加拿大就这样啦,你是不可能混进这边的社会的,我们当初也尝试过,后来知道不行。所以,这边是很难混的,最多就是混个国籍,差不多就要回国去混啦,大家都是这样的啦。

  这盆冷水泼得有道理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渐渐地有了自己的看法。

  先给我等大陆新技术移民画个像:一开始,我们是新移民我们怕谁,我们到哪里都拍照;然后,语言不行,进语言学校,交了一帮中国朋友;然后去打打工,或者进学校读书,以求能找到专业工作;哎,好不容易混到一份稍满意的工作,日子就这么过啦,闷是闷了点,但是,想一想既来之则安之吧。

  语言障碍对于许多人来说最要命,它就好像一道墙,人如何穿得过去呢?不过还好,尽管讲得支离破碎,还是可以应付日常生活之需,如购物、问路,不会吃哑巴亏。要想和白人多讲几句,就是把牙根磨得噌噌作响,也挤不出多几个字。还是中国朋友好,能够很好地进行语言及情感的沟通,于是,就让咱们一起去玩儿吧?于是,我们不跟白人玩儿,也不跟本地长大的华人玩儿,不跟香港来的玩儿,我们不跟台湾来的玩儿,印第安人都呆在自留地呢,很少能见到,要见到了也不跟他们玩儿。

  你以为把不同的文化放在一起,它们就会自动融合吗?把不同肤色的人放在同一个学校的班级,他们就能成为同学朋友吗?未必。文化是很难融合的,加拿大所谓的两百种语言的多元文化,在我们看来其实只有一种,白人文化,即主流文化,其他少数族群的文化异同,是用来被同化的。中国人带来的文化,除了吃的文化外,其他方面都是用来被同化的。所以,新移民的文化弱势是非常明显的,一开始不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谓边缘化,自然存在一条边界划分出不同的族群。当意识到这条界线存在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地活在一个小小的中国人圈子中,工作学习之余聚在一起,一起咀嚼新鲜的人和事,享受着彼此的认同。当我们都把认同感放在这些朋友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在乎白人怎么去评价我们了,这个新鲜的社会的价值观如何了。我们就封闭在从国内带来的价值观中,在加拿大建立了个小小的中国。所以,在唐人街,福建老乡仍然是把垃圾往大街里扫,理直气壮。虽然他也知道,在别的许多地方,地面都是干净得可以随处坐下来而不怕弄脏裤子的。

  说到这里,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来到“加拿大,大家拿”的国度,我们的世界反而缩小成为一群人而已,虽然我们可以感受到媒体通畅的信息轰炸,但我们往往把这些信息用一个筛子进行过滤,只有与我们这个小群体有关的才得以通过,进入我们的神经,这点可怜的信息加上朋友之间的交流,构成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虽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国内生活的人很少能看到的东西,但是,我们就像住在富人家里的保姆,虽然也同住在豪宅里,但一切的奢华都与她无关。

  在国内,我们讲生活圈子,在加拿大,圈子似乎更加明显。韩国人有韩国人的圈子,日本人有日本人的,希腊有希腊的,他们也都与中国人一样,活在自己围居的藩篱内。往大的方面讲,法国人有法国人的圈子,只不过他们圈子太大,把整个魁北克都给占了,但本质上,他们也是把自己围起来,不是么。但相比之下,中国的新移民生活的圈子就很小,要比在国内生活的圈子小。因为国内生活圈子还有个外延,但在这边没有。再说中国移民虽然在数量上也以百万计,但是,中国人彼此之间也很难走到一块的,譬如说,当过人蛇的(偷渡者)与留学生,虽然同在一家餐馆包饺子,但他们会成了一个圈子吗?另外,还有中国人的复杂的人际心理等因素。

  文化藩篱与文化认同

  泼够了冷水,来点热的吧。

  蜗居不是所有新移民的宿命,自然是有少数破茧而出者。在这里,由于我们认识的这样的人太少,我们没有把握妄作结论,只能说这样不容易。

  前面讲到英语是横在新移民路上的一堵墙,其实,当我们拿锤子把它砸了之后,会发现还有一道无形的墙,这就是文化差异。举个例子,香港人自小就是双语教育,来加拿大语言问题不大,但他们为何也生活在自己的圈子中?而大陆过来这边读小学的娃娃,虽然语言一开始也不大会讲,却能和其他小孩一起玩儿得开心?

  文化差异从浅层次来说,就是英文所谓的culture shock。一个例子是:有一次,我们的白人朋友要到中国去出差,临出去前想找我们帮他补习点日常用语,他说会付给我们钱,我们马上就说“不用不用”,后来他就真的不敢再找我们了。

  更深一点,就是共同话题了。特别是工作学习之外的共同话题,你觉得容易找吗?再往深处,就是情感交流。我们想必须到了这个地步,才有可能说与加拿大主流文化的人交上朋友。不少新移民来加一两年都还处于culture shock阶段,万里长征才栽第一个跟头,还早着呢。

  在这里提醒一下,我们所讲的都是针对成年人的,中学生因为年龄不同情况完全不同。

  在英语学习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却经常没引起人们注意的方面,即心理学课本上讲的acculturation,我们译作“文化认同”吧。我们的理解是:“文化认同”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白人,并且像白人那样思考和行为。语言只是文化系统中的一环而已,如果能够理解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文化系统的其他环节,当然会帮助掌握语言。国内的很多人都认为只要生活在一个讲英语的环境,英语就会突飞猛进。我们认为其实不然。不信你去看看有多少个学成回国的留学生英语能说得溜的。关键在于,能够生活在一个说英语的环境还不够,还要能够做到“文化认同”。要做到文化认同,就是上面所说的,要能做到突破圈子的藩篱,与主流文化的人多打交道。圈子中的人,就是陷入了恶性循环:语言不太好,于是少了创造“文化认同”的机会,因此语言的进步也就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滞不前了。中学生少了文化藩篱,这是他们语言学得快的一个原因。

  我自己向来是个想突破框框的人,为此,我们需要暗示自己的可塑性,我们要主动接受这里的文化,至少做到三七分吧,就是七分是中国人,三分是加拿大人。有时会去想想那些鬼佬在想什么,甚至还会模仿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个人认为这样做是挺难的,毕竟已老大不小了,但是,我们有十足的理由去尝试,这源自我们对出国意义的理解。

  功利心真是不应该放得太重

  想出国的人,经常想打听的就是,那边天气怎么样,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人好不好打交道,我们是否有经济能力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具体的答案,我就不说了。我前面讲的就是在尝试为“我们能否在心理上适合新环境,我们会不会孤独困惑”这个非“yes or no”的问题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说到底就是语言和文化的问题。而知道这些问题存在后,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这就要反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出国,我们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各人有各自的出国理由。想来移民或是镀金的,想来扎根或者半扎根的,还是为了子女教育,为了当长期驴友的。我们想最多的年轻人还是抱着“明天会更好”的期望出来的。来了之后,因为人的惰性,却不愿踏出小小华人世界,这样的人我见得很多。我个人是这样想的,既然出来了,不去了解世界是怎么样的,那多亏啊。相信许多人,出国前都做了不少努力才出来的。

  到国外去看看,这种原始冲动是不少人都有的。但是,我们想看什么?我想,不是为了看这里的城市建筑有多宏伟,不是为了看看江山美景,不是为了吃汉堡,不是对比这里的月亮是否更圆,不是为了了解一些稀奇的东西回去给朋友们吹大牛。我想,是为了看看这里的文化(这里的意思偏向于“文明”)。中、西方社会的差异,绝不仅仅是GDP,而更多的是文化。不同的文化能够开启眼界,开拓思维,能够让人变得更聪明(信不信由你)。我觉得在这边混几年,然后就回国去骗人,倒不如静下心来吸收需要的文化营养,踏踏实实地学些东西,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世界才会变大,而不是变小。有些时候,功利心真是不应该放得太重。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从温哥华太太看中国式移民
下一篇:华人移民如何对付孤独感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