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行车指南

实用的高速公路驾驶技巧经验

www.sinoca.com 2009-03-02  太平洋汽车网


    第一:上高速前将方向打到底,将两前轮最大角度扭到头,低头撅起你的屁股来,仔细察看一下你的两前轮内侧,检查有否划伤和起包,你可不一定知道这一点吧! 

  第二:凡真空胎都无内胎,属于低压胎,决没有必要将气充得超过规定值,那样倒徒增爆胎的机率。而真空胎万一在高速公路上爆胎,由于是低压,相对于高压胎来讲,是很少像高压胎一样“呯”滴一声震天响,这就是低压胎的好处,这一点你也不一定知道。所以说,低压胎的小车万一在高速公路上前胎完玩,只要你保证不慌,牢牢控制住方向,你肯定可以化险为夷的! 

  第三:决不要轻易滴在类似京石高速路上的紧急停车带停车,那里多有货车停过修车,扔弃的报废镙丝甚多,而不易被你觉察,这些镙丝轮胎一压便会立起,扎入你的轮胎,这样一来你上高速前的对前胎的检查便容易成为徒劳。进入服务区也是一样,不要向大车停放区停车,这一点你也不一定知道! 

 
  第四:偶开大货时间较长,俗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所以偶太了解开大车司机的心理活动了,告诉你知晓后,会增加你对大货车的动向判断,从而安全超车。大货车多为六个档位或七个档位,小车因情况减速在百米之内可以轻松恢复原速,而大车则不能,重载的货车一旦因情况减速,要重新从低速档逐一上挂之外,恢复到正常原速至少需要两三公里的距离才可以实现。且货车的操作劳动强度当然与小车没法比,所以出于本能,大货车司机一旦出现欲超车意向,基本鲜有改变主意的,这就需要你敏锐的观察前方所有货车彼此间的车速和距离,早于它们实施具体操作前先行一步,判断出它们的下一步动向,你就将安全避让的主动权握在手里! 

  第五:所有的小车高速行驶时纵向视线远不及大车观察角度和距离,且任何小车在在生产前的油泥模型阶段都做过风洞试验,所有在时速一百公里以上尖啸做响的部位都力争予以消除,雨滴般的流线体让小车瞬间提至高速而容易使人浑然不觉。所以,在高速路上行驶请切记,真正需要较急的刹车时,你仅仅可以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而一般是无法根本避免你需要闪避的灾难,保证安全的核心取决于你事发前几秒的准确观察和判断!!!!! 

  第六:雨天、雪于、雾天堵于高速公路的事故现场时,千万不要安坐于车内听音乐胡侃,要及时全员躲出车外,并力争示意后来车停车时,拉大与你车的距离,并一定站于高速公路的外侧护拦之外。不要仅记着日本车的铁皮薄,就是奔驰宝驴也架不住前后大货车土造的国有特色的三明治。因为在我国,货车超载是正常的,不超载倒是不正常滴,它不是不想停住,它是太想停而停不住! 

  第七:只要有条件,一定在中道即行车道行驶,一来万一有事,左右都有回旋余地。二来要提防对方车道的爆胎的大小车会冲过中间护拦形成迎面撞击,谁都知道迎面撞击的力度是所有事故中强度最大的,后果最严重的! 
 
  第一,正确进入行车道。 

  车辆从匝道入口进入高速路,必须在加速车道提高车速,并打开左转向灯,在不影响行车道上车辆正常行驶时,从加速车道进入行车道,尔后关闭转向灯。 

  第二,保持安全距离。 

  车辆高速行驶中,同一车道内的后车必须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经验做法是,安全距离约等于车速, 当车速为100km/h时,安全距离为100米,车速为70km/h时,安全距离为70米,若遇雨、雪、雾等不良天气,更需加大行车间隙,同时也要适当降低车速。 

  第三,谨慎超越车辆。 

  需超车时,首先应注意观察前、后车状态,同时打开左转向灯,确认安全后,再缓慢向左转动方向盘,使车辆平顺地进入超车道,超越被超车辆后,打开右转向灯,待被超车辆全部进入后视镜后,再平滑地操作方向盘,进入右侧行车道,关闭转向灯,严禁在超车过程中急打方向。 

  第四,正确使用制动。 

  高速公路上行车, 使用紧急制动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随着车速的提高,轮胎对路面的附着能力下降,制动跑偏、侧滑的几率增大,使汽车的方向难以控制,同时,若后车来不及采取措施,将发生多车相撞事故。行车中需制动时,首先松开加速踏板,然后小行程、多次轻踩制动踏板,这样点刹的做法,能够使制动灯快速闪亮,有利于引起后车的注意。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手动档高级驾驶技术完整攻略必读
下一篇:教你冬季冷车状态下的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